天津北方网讯:天津将 以国民为中心 作为一切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,加快补齐基本设施、民生保障等范畴短板,不断进步国民生涯质量,让民生成色越来越好。
新年刚过,在和平区,城市更新改革工程就正式启动了,这次改革,重要针对区里的非成套老旧房屋,以劝业场、小白楼等区域为试点,增添独立卫生间、厨房、电梯等设施,为了加快工程进度,和平区成立了旧城区晋升改革指挥部,专班推进首批八个片区的改革。这两天,嫩江路片区的99户居民已全体周转完毕。
落实市委全会精力,天津连续在 老有所养 上,升级加力。在刚刚投入应用的河西区宾西楼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老人们可以依据需求,订制助餐、家政、问诊等多项服务,辐射周边四个社区、5000多名老人。现在,天津各区都开设了老年人手机课堂,最近降温显明,老年人慢性病多发,社区施展网格化管理优势,网格员上门,手把手教老人,应用智能手机,在网上挂号。
薛仲华今年65岁,老伴10年前突发疾病,无法正常行走。儿女不在身边,全靠薛仲华一个人照料老伴的衣食起居。像薛仲华老伴儿这样的失能老人,目前天津大约有14万人,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约6.6%。完美多层次社会保障系统,落实全会精力,今年,天津试点增添长期护理保险。这项保险,将为因年老、疾病、伤残损失日常生涯才能且须要长期护理照顾的参保人员,供给护理费用服务补偿,以便减轻失强人员的家庭累赘。试点阶段将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、重度残疾人的基础护理需求。
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行后,像薛仲华家,聘任专业护理人员的费用,长期护理险可以报销约70%。
为确保新政策顺利实行,卫生、民政等部门正加紧为各大养老院、街镇养老服务中心,配齐护理人员,开展职业技巧培训,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定点护理机构。市医保部门针对护理机构的管理、服务项目、失能评定尺度等方面的细则,制订了相干配套文件,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效落地。
落实市委全会精力,天津缭绕 一老一小 ,加快载体建设,一批医疗项目全力施工,学校、菜市场等民生工程建设加速推动,进一步进步民生福祉。(津云消息编纂张麒麟)
推荐阅读
- 2021-01-13汉台区举办“修师德、强师能、铸师魂”庆元旦师德师风演讲竞赛
- 2021-01-13南郑区2020年教育工作亮点纷呈
- 2021-01-132021年1月高级教育自学测验即将开考
- 2021-01-13【津玉良言】寒潮中的一股“暖流”
- 2021-01-13山西路与保定道口 调剂直行右转车道